- +1
【社论】入校学习是否继续?需有稳妥安排

中小学是否暂停线下教学,乃至提前放寒假?这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必须面对的新问题。
目前,一些地方中小学已经暂停线下教学,黑龙江尚志市12月12日起,除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外,中小学全部实行线上教学。辽宁海城于12月12日宣布暂缓恢复七八年级线下教学。南昌已做出提前放寒假的安排:全市幼儿园拟于2022年12月12日放寒假;小学拟于12月19日放寒假;初中及高一、高二年级拟于12月26日放寒假;高三年级按原定计划于2023年1月15日放寒假。
进校学习有风险,线下学习也有困难。目前各地教学的局面比较复杂,有的城市刚刚结束严格封控,正是家长盼着“神兽归笼”的时候,老师们也想着抓紧时间“补缺查漏赶进度”。另一方面,还有相当多的城市之前教学状态比较平稳,现在遭遇了感染风险激增的现实,担心在线下学习中发生大规模感染。
目前,一些城市的中小学教学处于“不稳定”的状态中,随时因为一些风吹草动,处于线下、线上教育的来回切换中,甚至有时是当天早上才通知改成了线上学习,这也让很多双职工家庭措手不及。
如果仅仅是“一放了之”,对于教育部门来说是卸了担子,杜绝了校内感染的风险,但是把巨大的未成年人的看护责任交给了家长,交给了社会。这一次,还不是之前一些城市的整体静态管理,当时再有难处,家长和孩子还是在一起的。目前的情况是,家长要出门上班,而孩子如果在家学习,就面临看护照顾的难题。
“做天难做四月天,蚕要温和麦要寒”。无论是在校学习,还是线上教学,还是提前放寒假,都难免会让部分家长不满意:感染风险,教学进度,未成年人的看护……这道“选择题”真的很难做,真的需要决策勇气。
从抗疫的角度来说,压低感染峰值曲线,减轻对医疗资源的挤兑,已经形成共识。对于中小学校这样的人群聚集场所还需要“守住阵地”,拖缓疫情的峰值到来。同时,也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的稳定性,以及不同家庭对线上教学的承受能力。
目前一些大学已提前放寒假,对大学生实施“愿返尽返、愿留尽留”的区别化政策,对于中小学教学,教育部门能不能给出更细化、更周全的区别化的解决方案?比如,对毕业年级继续线下学习,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家长,以适应不同家庭的需要。
对于是否“提前放寒假”,有必要尽早明确,摆脱目前线下教学时断时续、不稳定的局面。对于教学进度、期末考核、评优评比等师生关切的问题,也需要教育部门做出妥善的安排。如果确实要“提前放寒假”的,希望能在学校提供必要的看护托管服务,由老师指导孩子学习、组织课外活动,以解决部分家庭的燃眉之急。
对于目前不稳定的教学状态,需要更明确、更精细的安排,也希望家长给予教育部门足够的支持。我们等来了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明显下降,等来了转机,就要走出隧道了。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1120170006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7116
© 2014-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
